不管你多善良,和亲戚朋友相处,一定要记住:好事做尽,必有灾殃

发布日期:2024-08-22 22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71

在春秋时,晋国的公子重耳,为躲避迫害,外出流亡十九年。

一群辅佐他的人,常伴左右,从青春年少,到徐徐老矣,变成了出生入死的兄弟。

重耳从秦国,回到晋国继承王位的时候,经过黄河,下令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丢掉,要老弱病残,都排在队伍的最后面。

咎犯听了命令,大声哭泣:“公子丢弃的,正是流亡路上赖以生存的东西......”

我们总以为,努力善良,去帮助他人,就会得到很多的回报。

结局却往往是相反的,你帮助的,不过是一个白眼狼。

古人留下一句忠告:“好事做尽,必有灾殃。”

从今往后,不管你多善良,和亲戚朋友相处,收起你的善良,别太大度。

01

感情再好,也抵不过现实。

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。

惠子初次到魏国,因为和相国张仪不和,被魏国驱赶,于是来到宋国,和庄子一起读书,劳作,吃饭。

后来惠子重新被启用,做了魏国的相国。

庄子闲来无事,去魏国拜见惠子,想要叙叙旧。

惠子很担心,才高八斗的庄子,会被魏国重用,然后取代自己的位置。赶紧派士兵去围攻庄子,让其不能顺利抵达魏国。

绕了一个大圈,庄子见到惠子,说:“我见到你,就像猫头鹰得着臭老鼠一样。”

再后来,惠子坐着高大的马车出行,庄子远远地看到,就躲起来。

人真的太现实了,在落魄的时候,会想起亲戚朋友,主动去巴结,哪怕是能够吃一顿饭都好。

人一旦有钱有势了,帮他的亲戚朋友,就慢慢被遗忘。就是亲戚朋友上门来求助,也会保持距离,就像怕被纠缠一样。

反过来说,当你生活安稳的时候,总有一些混得不好的亲戚朋友来投靠;你混得特别好的时候,来的亲戚朋友特别多。

当你跌落神坛,曾经推杯换盏的人,也不见了。

在利益面前,人情,什么都不是。充其量是一张人情牌,是一种算计的手段。

你越是重情重义,越会被人情困住。多情总被无情伤。

02

越是善良,被欺负的概率越高。

在《警世通言》里,有一个叫吕玉的人,娶妻王氏,儿子喜儿。

有一天,一家人去看神会,喜儿就走丢了。

为了找到儿子,吕玉决定外出做生意,把妻子王氏交给弟弟吕宝照顾。

吕玉外出多年,把赚来的一部分钱,寄回给弟弟吕宝。

大概过了三年的样子,吕玉也没有回来。

吕宝赌博,输了不少钱,因而计上心来,欺骗王氏,说“吕玉已经在外头病故”。

王氏信以为真,整日哭哭啼啼。吕宝就假惺惺地去安慰,劝其改嫁,以便得到“彩礼钱”。

你对兄弟深信不疑,兄弟对你暗中算计。这样的事情,屡见不鲜。

我们常常说:“兔子不吃窝边草。”

有人却说:“兔子不吃窝边草,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。”

善和恶是相对的,也是此消彼长的。一旦你过分善良,祸害就接踵而至。

“碗米恩,担米仇”,你长期给某个人好处,也不要他归还。假以时日,他就赖上了你,认为你应该定期给他好处。万一你哪一天不给了,这就结仇了。

兄弟姐妹,你借钱给穷一点的人。一旦他们不会还钱,你遇到了急事,这就困住了自己。你去催债,他们还说你“太不近人情”。

你孝顺父母,给父母买房,生活费。父母的事情,你承包了。你的兄弟,会变成袖手旁观的人。万一你的父母偏心,把你给的生活费,转手就给了其他兄弟。

你无条件给朋友做生意的信息。让朋友加入你的行列。在利益的驱动下,朋友做大做强,就开始抢夺你的饭碗。

就是枕边人,你把他养起来,都会助长他的嚣张。

你把温暖都给了别人,却没有人给你温暖,你就不会心寒吗?

03

熟不逾矩,才是顶级的善良。

也许你看到这样的场面:一个年轻小伙子回家过年,亲戚们围过来,就谈小伙子为什么不结婚,如何找对象。

也有热情的亲戚,介绍对象,非得拉着小伙去见面。

迫于压力,小伙子开始疏远亲戚,甚至不回家过年。

小伙终于耳根清净了。

这就说明,冷漠比热情更让人舒服。

正如宋代宰相吕居仁说的:“规矩备具,而能出于规矩之外;变化不测,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。”

当你行善的时候,看看符合规矩吗?在尺度之内吗?

不因为行善,就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顿。比方说,你有一千元,能够外借的是一百。剩下九千,你还要过日子。

不因为善良,导致对方赖上你,也不给对方长期的供养。大大方方地告诉对方,只管他到某个时间段。就是你的儿子,也严厉地说,管到成年就截止。

不因为帮忙,导致自己惹上麻烦。那些混乱的场合,绕道而行,也是一种善良。

对于一些好吃懒做的人,你拒绝帮忙,是莫大的善良。

04

亲戚也好,朋友也好,都是阶段性的关系,你不要太较真了。

随着年纪的增长,外出谋生,亲戚会慢慢走散。

你到了新地方,就会慢慢忘记老朋友,结交新朋友。

有些道理,别等受伤了,才懂得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
有和睦的氛围,确实不错,但千万别理想化,回归理性看现实。

善良给对了人,善有善报;给错了,人善被人欺。

关系再好,分寸不差。

关系再恶,良心不灭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